2007-02-05【文】
內容提要 原来如此:孔子与上帝之间
阅读数3830  收听数501  下载数6984收听 下载   【返回
原来如此:孔子与上帝之间 子不语:怪力乱神 敬鬼神而远之 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 丘之祷久矣 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吾不与祭如不祭 祭如在、祭神如神在 以上这些孔子的话,彼此相矛盾吗? 诗歌:爱在这里 爱在这里,爱在这里,爱就在我们的眼睛里; 小草小鸟小鱼小花,天地万物告诉你。 爱在这里,爱在这里,爱就在我们的耳朵里; 秋冬春夏四季更替,天父常常题醒你。 耶稣在这里,耶稣在这里,耶稣就在我们的信心里。 只要相信他,是的只要接受他;哦! 他能救你他保护你,脱离死亡罪恶的权势, 天父的爱就在这里。 生命在这里,生命在这里,生命就在我们的心灵里; 星辰运转宇宙浩瀚,天地万物告诉你。 生命在这里,生命在这里,生命就在我们的盼望里; 清溪歌唱鸟语花香,天父常常题醒你。 永恒在这里,永恒在这里,永恒就在荣耀的十架里, 快来相信他,快来接受他; 哦!他能带你他引导你,进入天上的永生国度, 天父的爱就在这里。 耶稣说: 7:7 你们祈求,就给你们。寻梢,就寻见。叩门,就给你们开门。 7:8 因为凡祈求的,就得着。寻梢的,就寻见。叩门的,就给他开门。 7:9 你们中间,谁有儿子求饼,反给他石头呢。 7:10 求鱼,反给他蛇呢。 7:11 你们虽然不好,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,何况你们在天上的父,岂不更把好东西给求他的人么。 7:12 所以无论何事,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,你们也要怎样待人。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。 多马讲故事 马可福音 5:1 他们来到海边,格拉森人的地方。 5:2 耶稣一下船,就有一个被污鬼咐着的人,从坟茔里出来迎着他。 5:3 那人常住在坟茔里,没有人能捆住他,就是用铁链也不能。 5:4 因为人屡次用脚镣和铁链捆锁他,铁链竟被他挣断了,脚镣也被他弄碎了。总没有人能制伏他。 5:5 他昼夜常在坟茔里和山中喊叫,又用石头砍自己。 5:6 他远远的看见耶稣,就跑过去拜他。 5:7 大声呼叫说,至高 神的儿子耶稣,我与你有什么相干。我指着 神恳求你,不要叫我受苦。 5:8 是因耶稣曾吩咐他说,污鬼阿,从这人身上出来吧。 5:9 耶稣问他说,你名叫什么。回答说,我名叫群,因为我们多的缘故。 5:10 就再三的求耶稣,不要叫他们离开那地方。 5:11 在那里山坡上,有一大群猪吃食。 5:12 鬼就央求耶稣说,求你打发我们往猪群里附着猪去。 5:13 耶稣准了他们。污鬼就出来,进入猪里去。于是那群猪闯下山崖,投在海里, 淹死了。猪的数目,约有二千。 5:14 放猪的就逃跑了,去告诉城里和乡下的人。众人就来要看是什么事。 5:15 他们来到耶稣那里,看见那被鬼附着的人,就是从前被群鬼所附的,坐着,穿上衣服,心里明白过来。他们就害怕。 5:16 看见这事的,便将鬼附之人所遇见的,和那群猪的事,都告诉了众人。 5:17 众人就央求耶稣离开他们的境界。 5:18 耶稣上船的时后,那从前被鬼附着的人,恳求和耶稣同在。 5:19 耶稣不许,却对他说,你回家去,到你的亲属那里,将主为你所作的,是何等大的事,是怎样怜悯你,都告诉他们。 5:20 那人就走了,在低加波利,传扬耶稣为他作了何等大的事,众人都希奇。 5:21 耶稣坐船又渡到那边去,就有缸5c多人到他那里聚集。他正在海边上。 孔子与上帝  「孔子信上帝吗?」多数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;他们又会引证《论语》中「敬鬼神而远之」和「子不语怪力乱神」这两句话.然而、这样说对吗?  今人的脑子里,「神」这个字当然就指「上帝」,两个词可以平等互换.但二千五百年前孔子的时代却不然.《尔雅》头一卷是孔子时代已有的字典,里面专把同义或通义字并列.在头一卷《释诂》(就是以当时的话去解古文)中,可以找到代表上帝的「帝」字,与其并列的还有天、皇、后等;但是却找不到「神」字.「神」出现在第二卷里,一共三次,非旦没有一次是与「上帝」同义,并且第二次还与「乱」字并列.为什么?原来「神」这个字的意思,在当时固然可能包含上帝,但是并不专用以代表那造化万物的主宰,与今天不同.其名词的用法,泛指灵界诸元,可好可坏,鬼神、乱神都属乎此类;动词、形容词的用法,则有谨慎、敬重之意.因此孔子的那两句名言,实在是表明自己不随流迷信鬼灵,与上帝毫无干系.  那么孔子到底信不信上帝呢?孔子是最看重的是「礼」,儒家的理想也就是以礼治世;他们所说的「礼」,除了社会的秩序伦理之外,还有「宗庙之礼」为了「序昭穆(祭祖,长幼有序)」,以及「郊社之礼,所以事上帝也」(《中庸》引孔子言).在事奉上帝之礼中,又有一项极为重要的「怿」(读作帝,原为祭祀上帝的意思,详见「我们祖宗所敬拜的上帝」一文)祭,由国君代表人民来献祭.《礼记》祭统里,「怿」的重要性被形容为「治国之本」,又是「诸德之发」;无论国君或臣子,都必须在这个祭上有所学习,不然就有亏职守.  孔子在鲁国的时候,认为他们的怿祭越了规矩,就很不高兴,不愿意继续观礼(「怿自既灌而往者,吾不欲观之矣!」).他还说,祭祀这一类的事若不能亲自参加,就如没有献祭一样;而且祭神的时候,必须相信神的存在与同在,「吾不与祭,如不祭」、「祭如在,祭神如神在」.(《论语》八佾)从上面这些话里面,您想孔子可能是个不信上帝的人吗?答案应该极为明显:孔子不但相信,而且非常虔诚.  那么孔子祷告吗?有一回他生了病,学生子路来请老师祈祷;孔子故意问他说,古人可有这样的规矩?子路遂引《诗经》的例子说应该祷告,孔子见他答得好,就说:「我已经祷告很久了」(「丘之祷久矣」,《论语》述而).他又曾经很明确地告诉前来请教祷告之事的皇戚王孙贾说:「一个人若是在上帝面前显为有罪,怎么祷告都是枉然的.」(「获罪于天,无所祷也」,《论语》八佾)(注一).我想孔子也会同意圣经的启示,就是人要与神恢复往来,罪的问题不能不被解决.  孔子死后五百年,上帝使十字架上的耶稣成了全人类的赎罪祭,「并且不用山羊和牛犊的血,乃用自己的血只一次进入圣所,成了永远赎罪的事.」(《圣经》希伯来书九 12)您想,孔子若在今天听见这个好消息,他会不会接受呢?  话说回来,孔子虽然是一位尊崇又敬畏上帝的人,但我们却断不可以为信奉儒家礼教,尽力作一个仁人君子就够了.连孔子都不以为自己已经找到了人生真理,他那「朝闻道夕死可矣」的名言,至今仍萦绕在我们耳畔.不错,他信上帝,他也祷告,他还知道罪能使人与神隔绝,可是他没有福分晓得圣经对基督的预言,更不可能明白神的慈爱,以及他将如何赐给人一条得救恩的道路,就是信靠十字架上的耶稣基督.   儒家就走的路礼教与规范,基本上放弃了对那位又真又活之上帝的追寻.这个影响是深远的,更是令人心痛的.今天我们既然有机会能读圣经,又已经晓得藉着基督回到神面前的真实道路,岂不该比孔子更进一步吗?  注一:在春秋以前,「天」就是指那位「听能看的上帝」.请参阅「假儿子」一文,或朱自清着《经典常谈》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