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-10-01
內容提要 蒙哥福音聚会信息:寻根
阅读数1584  收听数277  下载数2470收听 下载   【返回
蒙哥福音聚会信息:寻根

中国人从哪儿来的?这是个千古谜?还是故意被人蒙蔽?

•“夏商周断代工程”争议难平
•作者:陈宁
•前言
•由政府资助上千万人民币、轰轰烈烈地搞了五年的“夏商周断代工程”几乎是家喻户晓,甚至把它称为“中国文化史的最伟大的事件”,超越了明代《永乐大典》和清代《四库全书》的纂修。二OOO年十月,“工程”发表了《夏商周断代工程一九九六─二OOO年阶段成果报告(简本)》。《简本》的结论也全部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的验收,并且荣获“全国十大科学进步奖”。
•而就在《简本》发表的前后,抨击的声浪不断在海外出现。斯坦福大学的大牌教授David Nivison在《纽约时报》所下的“国际学术界将把工程报告撕成碎片”的断言,也成为一句学术界广泛流传的名言。中国媒体将这些抨击视为“敌对势力”、“帝国主义”。二OO三年四月,“工程”专家组组长李学勤、首席科学家仇世华等应邀赴美参加了有关“工程”讨论的学术会议。在会议上,海外的学者对“工程”的方法和结论提出了尖锐的批评,从而引起了学术界的轩然大波。
•计划
•为填补中国文明史的空白,“夏商周断代工程”于1996年正式设定,成为中国“九五”期间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。直接参加的专家学者就有二百人。据报道,这一高层次的科研工程,连办公室秘书都是博士后。要达到的具体目标:
•1.西周共和元年(公元前841年)以前,包括西周早、中期和晚期前后段各王准确的年代
•2.商代后期从商王武丁至帝辛(纣),确定比较准确的年代
•3.商代前期,提出比较详细的年代框架
•4.夏代,提出基本的年代框架
•成果
•经过四年多的努力,“工程”终于发表了《夏商周年表》。
•夏代始年大约为公元前二O七O年,
•夏商分界大约为公元前一六OO年,
•商周分界具体为公元前一O四六年。
•具体的帝王年代从公元前八四一年向前推移到前一二五O年,即武丁元年。
•公布以来,海外学者对此进行了三次规模较大的辩论,其中持怀疑和批评立场的似乎多于拥护者。
•缘起
•中国人都听说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,这是因为古代文献中清楚地记录了夏、商、周三个最早的朝代。但是,就有案可稽的最早的年代来说,司马迁的《史记》也只能追溯到西周晚期的共和元年,即公元前841年。再往前的西周早、中期和夏、商两代,只有帝王的世系而无年代。这就是说,五千年文明史中仅有三千年“有史可查”。对国民来说,“这事儿很煞风景”,使人说起五千年文明史来,“理不直,气不壮”;对学者来说,“五千年的文明史一直不能得到中外史学界的公认”而令人愤愤不平。
•斯坦福大学研究员蒋祖棣。提交了一篇题为《西周年代研究之疑问──对夏商周断代工程方法论的批评》结论是所谓的“多学科研究”的创造,主要还是用非文字证据的研究来解决西周年代问题。(使用的碳-14计算程序仅有68.3%的置信度。)而考古地层的划分、出土陶器的分期以及年代误差有数百年的碳-14技术,根本不能应用在需要具体年代要求的西周年表的研究方面。所犯的错误,不是某个学术观点上的,而是方法上的,是致命的。
•  
•西方学者则认为,周代文献中论述的夏人的活动很可能是周人出于政治目的而编造的,不能尽信。再则,二里头文化的水平还不足以证明“文明”(一般指有文字、城市、政府、贫富不均的社会)的发生,“除非我们能够在二里头发现文字、青铜器和车等,或者任何文明的标志,否则史前和历史时期的基本分界线还将是商。
•火上加油:
•连日来媒体广泛转载一条消息:河南二里头遗址考古重大发现,“夏朝都城几近确认,像殷墟一样震惊全世界”!(2003-10)
•  
•劈头第一句,许队长就把记者弄懵了:“谁说二里头是夏都几近确认?” 
•问:媒体报导不正采访你吗? 
•答:添油加醋写新闻,随心所欲起标题。 
•问:我是门外汉,中国社科院在这里挖了40多年,到底挖出了什么? 
•答:挖出了“中华第一都”。就在这片麦田下,我们探明了3座大型宫殿基址,面积之大、规模之宏、等级之高,公认是我国已知最早都城遗址。
•  
•问:为什么二里头老是被人与“夏”并提? 
•答:因为如果有夏,这里最可能是夏都。理由有三,首先,二里头的地层年代据碳14测定,是传说中夏商分界的公元前1600年左右;其次,二里头的地理方位,正处后世文献所说“伊洛竭而夏亡”的伊河、洛河之间;再有,二里头出土最多的一种陶器,形状酷似公鸡昂首,《礼记》载,夏朝专有容器“鸡夷”。所以给人印象,这里与“夏”脱不了干系。其实还只是假设
•  
•问:郭沫若说中国“信史”自商始,范文澜《中国通史》也将“夏”归传说。“夏商周断代工程”却将夏朝年限、历代王号一一列出。凭什么? 
•答:在我看来,这依然只是假定,迄今依然无任何考古发现能铁证“夏”。不过,“先假定存在”也是考古科研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。上世纪初,王国维正是先假定“商朝”的存在,突破收购甲骨的古董商人惟利是图的重重阻挠,才发掘出殷墟大量甲骨文,破译后发现司马迁《史记殷本纪》里写的商朝历代王名,几乎全能在甲骨文中找到,一举使中国“信史”上推至“商”。 
•  
•问:证明商无疑正确,但连商朝的甲骨文里也没有提到“夏”呀? 
•答:是的,只有发现夏朝的相关文字才能证明有“夏”。现在一个字都没发现。 
•问:汉朝的司马迁凭什么写《史记夏本纪》,他看到了夏朝“字”?如果看到为何不写明出处?如果也没看到,凭何说“夏”?搞得后来都跟着说“夏”。 
•答:这是一个千古谜。司马迁们的所谓“夏”,他们究竟看到过什么,确实不清楚。
•  
•问:搞研究不妨“大胆假设、小心求证”,但现在的《夏商周断代工程》,似乎把假定公布为成果了。坦白说,有夏无夏,是否就因为与中华文明史的长短相关? _
•答:不排除有学者骨子里存在民族情感。我觉得,这个“工程”的总体思路值得商榷。谁不希望中华文明更为绵延悠久?但夏既不定,何来断代?媒体也不能捕风捉影,有没有“夏”都还是谜,怎么就说发现“夏都”了?刚刚还有位美国同行打来越洋电话“恭喜”,叫我好不尴尬。但无论夏有没有,探索是没有止境的,做总比不做好。
•  
•但《简本》已经在社会上造成了一定的影响。如,《夏商周年表》就已被《辞海》和一些字典采用,而且也要写入中、小学甚至大学课本。近期还有中学教师在出高考的模拟考题时,将《夏商周年表》视为惟一的正确答案。
•夏代始年大约为公元前二O七O年?
•夏商分界大约为公元前一六OO年?
•中国的历史在世界史上能排上前十名吗?
•“先假定存在” 是考古科研行之有效的手段
•圣经是人类最早的编年史:另一种假定
•中国人到底从哪儿来的?
•这些都是挪亚三个儿子的宗族,各随他们的支派立国。洪水以后,他们在地上分为邦国。那时,天下人的口音,言语,都是一样。他们往东边迁移的时候,在示拿地遇见一片平原,就住在那里。他们彼此商量说,来吧,我们要作砖,把砖烧透了。他们就拿砖当石头,又拿石漆当灰泥。他们说,来吧,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,塔顶通天,为要传扬我们的名,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。耶和华降临,要看看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。
   耶和华降临,要看看世人所建造的城和塔。耶和华说,看哪,他们成为一样的人民,都是一样的言语,如今既作起这事来,以后他们所要作的事就没有不成就的了。我们下去,在那里变乱他们的口音,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。于是,耶和华使他们从那里分散在全地上。他们就停工,不造那城了。
•11:9 因为耶和华在那里变乱天下人的言语,使众人分散在全地上,所以那城名叫巴别(就是变乱的意思)。
•  
•上古的长征史诗
•一、长发:商朝人传唱自己的祖先
•浚哲维商、长发其祥
•商的先人有何等深厚的智慧,其根源又是多么远长啊
•洪水茫茫、禹敷下土方、外大国是疆
•当洪水茫茫的日子,禹下地之后划定四方,设立各国的疆界
•Yu arranged and divided the regions of the land,And assigned to the exterior great States their boundaries,
•幅陨既长、有娀方将
•在各国向四方拓展时、娀(音松)族强大起来
•帝立子生商、玄王桓拨
•上帝选了他的一个后裔就是商、黑(发?)王桓拨
•这些都是挪亚三个儿子的宗族(闪、含、亚弗),各随他们的支派立国,洪水以后他们在地上分为邦国。(创十32)
•商有多大?
•汤之德及禽兽
•网置四面、网开三面
•四十国归顺(族长规模)
•前三百年六迁:亳、嚣、相、庛、奄、殷
•后二百五十年没有再迁(对黄河开始了解)
•盘庚:今我民用荡析离居、罔有定极,尔谓朕曷震动万民以迁?
•国民因洪水居无定所,你们怎么还问我为何惊动万民迁居?
•  
•二百五十年后周武王伐纣
•泰誓:受有臣亿万、惟亿万心
•于有臣三千、惟一心
•二、鲁颂閟宫:周朝太王的身世
•缵禹之绪、后稷之孙
•禹的后人、稷的子孙
•大水中出来的掌权者+头一位农夫并列=圣经中的挪亚
•居岐之阳、实始翦商
•周太王与商朝人之间的战争,是迁居歧山南边之后才开始的
•三、绵:周人对祖先迁徙经过的追述
•绵绵瓜瓞、民之初生、自土沮漆
•周民的来源,如棚架上的瓜,绵绵不绝
•“土、沮、漆”都是河川的名字
•古公亶父、陶复陶穴、未有家室
•我们的老祖宗亶父,刚到的时候,尚没有安家立室,只挖土住在洞穴里。
•古公亶父来朝走马,率西水浒至于岐下
•他一清早骑上马,从西方沿着水涯,一路来到歧山之下
•爰及姜女、聿来胥予
•他为什么与那牧羊族的妻子东来呢?为的是寻找可居住之地。
•周原膴膴 、堇荼如饴
•终于到了美好的周原,这块地是如此的美好,连苦菜的味道都发甜
•自西徂东、周爰执事
•那时从西往东来的人,都在这块地上定居。
•还有别人从西边来吗?
•四、笃公刘:一位刘姓老祖宗的故事:
•笃公刘,匪居匪康、乃埸乃疆,乃裹餱 粮、于橐于囊;
•那忠厚的刘先生,不能在原地住下去了,就清理仓房,带上大包小包的干粮,
•思辑用光,弓矢斯张,干戈戚扬,爰方启行用心计划,也备了各种武器,动身远行。
•笃公刘、逝彼百泉、瞻彼溥原
•他穿过了上百的河川,终于看见了宽广的平原。
•乃陟南冈,乃觏于京,京师之野,于时处处。
•他爬上南边的山冈,瞻望美好的京野,真是一个适合居住的地方啊。
•既溥且长,既景乃冈,相其阴阳,观其流泉
•地又宽又长,他测定山影、阳光和流泉
•度其隰原,彻田为粮
•他整治耕地生产粮食
•豳居允荒。笃公刘,于豳斯馆、涉渭为乱,取厉取锻
•他渡过渭水取石头,在豳山建住处,刘先生就这样在豳山这空地上定居了。 
•亶父和公刘:两批东来的人,带着他们已有的文明,在关中平原一带定居。
•古公亶父在歧山和漆水
•笃公刘在豳山和渭水
•从容地勘测规划
•没有争战的事
•地上也没有别人居住,为什么?
•洪水以后有广大的新世界
•就是这样,我们的祖先来到黄河流域
•王来绍上帝,自服于土中
•中国人从哪里来?
•我们祖先苦心留下来的这些文字记载
•后人试着去解己有二千多年,然而
•若不对照圣经就不得明白
•上帝要试着告诉我们什么呢?
•有没有可能:
•圣经真是初民生活的写实记录
•我们的祖先真是圣经世界的历史证人?


亚伯拉罕虽然不认识我们
以色列也不承认我们
你却是我们的父
耶和华阿
你是我们的父
从万古以来
你的名称为我们的救赎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