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-11-16
內容提要 【文】父母反对信主怎么办?
阅读数3737  收听数239  下载数4169收听 下载   【返回
父母反对信主怎么办?

今天有许多年青人信主,所遭遇的头一个困难,往往来自家人,有什么实际可行的建议吗?

路得记
1:1 当士师秉政的时候,国中遭遇饥荒,在犹大伯利恒,有一个人带着妻子和两个儿子,往摩押地去寄居。
1:2 这人名叫以利米勒,他的妻名叫拿俄米。他两个儿子,一个名叫玛伦,一个名叫基连,都是犹大伯利恒的以法他人。他们到了摩押地,就住在那里。
1:3 后来拿俄米的丈夫以利米勒死了,剩下妇人和她两个儿子。
1:4 这两个儿子娶了摩押女子为妻,一个名叫俄珥巴,一个名叫路得,在那里住了约有十年。
1:5 玛伦和基连二人也死了,剩下拿俄米,没有丈夫,也没有儿子。
1:6 她就与两个儿妇起身,要从摩押地归回。因为她在摩押地,听见耶和华眷顾自己的百姓,赐粮食与他们。
1:7 于是她和两个儿妇起行离开所住的地方,要回犹大地去。
1:8 拿俄米对两个儿妇说,你们各人回娘家去吧,愿耶和华恩待你们,像你们恩待已死的人与我一样。
1:9 愿耶和华使你们各在新夫家中得平安。于是,拿俄米与她们亲嘴。她们就放声而哭,
1:10 说,不然,我们必与你一同回你本国去。
1:11 拿俄米说,我女儿们哪,回去吧,为何要跟我去呢。我还能生子作你们的丈夫么。
1:12 我女儿们哪,回去吧,我年纪老迈,不能再有丈夫。即或说,我还有指望,今夜有丈夫可以生子。
1:13 你们岂能等着他们长大呢,你们岂能等着他们不嫁别人呢。我女儿们哪,不要这样,我为你们的缘故,甚是愁苦,因为耶和华伸手攻击我。
1:14 两个儿妇又放声而哭,俄珥巴与婆婆亲嘴而别,只是路得舍不得拿俄米。
1:15 拿俄米说,看哪,你嫂子已经回她本国,和她所拜的 神那里去了,你也跟着你嫂子回去吧。
1:16 路得说,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随你,你往哪里去,我也往那里去。你在哪里住宿,我也在那里住宿。你的国就是我的国,你的 神就是我的 神。
1:17 你在哪里死,我也在那里死,也葬在那里。除非死能使你我相离,不然,愿耶和华重重地降罚与我。
1:18 拿俄米见路得定意要跟随自己去,就不再劝她了。

071116父母反对信主怎么办

今天节目的中心还是孝道,圣经里的典范孝:路得。
上次提到过一大不孝,今天要谈网上的两问题:两个问题都是说,他们把福音传给父母,但是父母亲拒绝,而且拒绝的很厉害,父母还为他们伤心,所以他们觉得自己不孝,这时应该怎么办呢?
美国人不管做什么,都有一个基本的原则,他们有一个更高的“理想”在里面,那就是从神而来的自由、博爱等等。圣经告诉我们凡事要奉主耶稣基督的名行,凡事要尊主为大,这凡事肯定包含孝道在里面。如果“忠”要包含一个更高的目的这个忠才有价值,那把那些东西拿掉也不是完整的“孝”。如果只对一个“政府”效忠,那不叫“忠”,如果只知道以人与人的关系去来对父母尽孝,那个孝的本身,可能孝感动天,但他没有永恒的价值。所以,你要尽孝呢,要首先把父母孝尽到永生里面去。这是我们的第一目的。这在圣经里是有榜样的(如节目里读的路得记里的故事)。
老太太要从摩押地动身回老家去,“因为她在摩押地,听见耶和华眷顾自己的百姓,赐粮食与他们。”和现在的留学生念完了书回国相似,“(得1:7) 于是她和两个儿妇起行离开所住的地方,要回犹大地去。”拿俄米劝儿妇回娘家去,她们第一件事就是放声而哭,而且坚定的说“不然,我们必与你一同回你本国去(1:10)”显然她们里面有一个“爱”在里头,这两代里面的关系就有一个欣赏、有一个感激、有一个爱。中国讲的孝道应和这三点都有直接的关系,可是在我们平常讲到孝,要做一点奇怪地牺牲,要把那个感激、那个爱藏起来,而把那个“孝”摆出来,好像“孝”就像是一个面具,怎么就不能把一个欣赏、一个感激、一个爱拿到彼此之间。当我们把这些变成另外一个字,就比较复杂一点。圣经里虽然没有提到一个孝字,但是完全可以看出,她们两个代之间的真情流露。这就是我们说的孝。这里很快就给我们显示了我们所说的孝的实质是什么,我们要注意实质是什么,而不要从“孝”这个字,或者传统的观念上去想办法,好像在他们过世后给他们办一个隆重的葬礼,或者无论父母意见对错都言听计从才是孝,其实不见得如此。两个儿妇说:“不然,我们必与你一同回你本国去。”“回本国”去显然有照顾她的意思。(得1:11—13) 拿俄米说:“我女儿们哪,回去吧,为何要跟我去呢。我还能生子作你们的丈夫么。 我女儿们哪,回去吧,我年纪老迈,不能再有丈夫。即或说,我还有指望,今夜有丈夫可以生子。你们岂能等着他们长大呢,你们岂能等着他们不嫁别人呢。我女儿们哪,不要这样,我为你们的缘故,甚是愁苦,因为耶和华伸手攻击我。”她什么事都说得和上帝有关系,显然这婆婆很有见证,她的儿妇听着也早已习惯。信主的人,非常讲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并不是要牺牲人来达成我跟神之间的关系,而是神牺牲他自己来满足我们的需要,不是人牺牲人去满足神。拿俄米在这里就是这样,她宁愿牺牲她自己的利益,要满足这两个儿妇的前途,她虽然有这么大的需要,但她没有要求两个儿妇来赡养自己。所以一个人怎么对待别人,就可以知道他在神面前是怎么一回事,如果对人是非常亲切,非常和蔼的话,他对神是比较真的。主说:“众人看见你们彼此相爱的心,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来。”他不是看你多爱神,他不是看你多虔诚,他是看你怎么对待别人。拿俄米对待她的儿妇这么亲切,这么真诚,她在这时候拼命想办法安慰她们。她是诚心诚意和她们讲。现在中国的父母亲,在传统上有些不是很好的习惯,他的晚辈要是做了什么事情让他不开心,他不好好坐下来和他们讲道理,他们总是演一出戏来迫使儿女让步。中国父母对儿女好得不得了,尤其是儿女小时候,凡事替他们打算,但不知道什么时候要放手,而且,当你发现他们和你不一样的时候,中国父母往往执迷不悟,就算演一出戏也要把你挽回来,其实这都是没有效用的,并不能真正改变他的心意,即使他们改变了心意,也是暂时的。不如放他去,给他一点时间,观察他。既然我们教育儿女花了这么多心血,你的儿女不是不知好歹,不是不知道分头。信主的儿女要是给父母传福音,也可能遇到这样的情况,父母往往以死相逼,要求儿女放弃他的信仰,儿女这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说话,也不要过度的去安慰他,静静的站到一边,等一下他们会冷静过来再好好说话,你越是对他这种以退为进的手段有反应,事情就会弄得越乱,如果你为了当时安抚他,是与事无补的。神造人的身体是相当不错,一般生个病也就几天,如果他因为你信耶稣他气得身体气坏了,即或真是如此,他看你好好的,看你还这么关心和爱他,他也会恢复的。所以,这一类的事情,做基督徒的儿女要晓得,不要以肉体反应肉体,以情绪反应情绪,你安安静静地站在一边,还是做你的好儿女,让这事情过去,以后再找机会谈,别太把这件事放在心上,不要以此作为你取舍的依据,那不是一个聪明的办法。
路得记后面又说,“(得1:14) 两个儿妇又放声而哭,俄珥巴与婆婆亲嘴而别,只是路得舍不得拿俄米。”这之后,其中有一个媳妇就和婆婆亲嘴而别,路得却没有这样做,圣经说为什么呢?“只是路得舍不得拿俄米”,这是致情致理啊,什么是 “孝”,那是“舍不得”,你有亲情,有爱,有感激,有欣赏,她的婆婆不会没有缺点….儿女对父母不容易有这样的“舍不得”。这三个字尤其应该用在我们和主的关系上。我们要舍不得离开主,因为“舍不得”,就舍不得去撒谎,舍不得做见不得人的事,舍不得去犯罪。舍不得不跟随他。为什么我们对父母亲传福音的时候遇到很大的难题呢?从我们个人的心理来讲,一方面我们舍不得我们的主,一方面舍不得父母亲。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呢?有!所谓舍不得父母亲,就是舍不得他们下地狱,舍不得他们沉沦,舍不得他们没有得到我从主这里得到的救恩。有一个故事,农夫要让母牛过独木桥,牛却始终不动,于是农夫把小牛抱起来过了桥并放在对岸,母牛虽然不愿意,却还是跟过了桥。主知道我们的心,他完全知道我们的难处,但是我们这头小牛不需要多做什么,你只要安安稳稳靠在农夫(我们的主)怀里,安安稳稳在对岸等着你妈妈走过这座独木桥,你不用推她过来,只要在这边等着,站在你舍不得的主这边,用你的声音鼓励妈妈过来,主加上你,一定会让她过来的!
这时候拿俄米怎么办呢?她相当的冷静,她已经劝走了一个媳妇,她要想办法把另一个也媳妇,她是真心真意为她们打算。父母的安排和儿女的需要总有不同,所以圣经的设计是很有智慧的,说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成为一体,为什么呢?你要是看着自己的孩子教养他们的孩子,你不可能不插手,不可能不参与意见,因为他们的经验没你多,他们想的事情没你周到,可是你所参与的意见无论是被拒绝,还是被儿女很不甘心情愿的采纳,都不好,这些都是潜伏在家庭关系很容易暴发的定时炸弹。那拿俄米知道的很清楚,虽然路得舍不得自己,但是如果和自己回去,有没有这么大的力气?几天以后她没有力气了,她要被困在以色列。她是真心想劝她离开。可见拿俄米是非常认识神的老太太。现在很多人他要是很虔诚,他要是有学习,就一大堆属灵道理挂在嘴边,可是真正认识神的人是深藏不露,你表面上看她好像非常不“属灵”,但她显然非常有见证,行事说话非常有智慧。她晓得俄珥巴是仍然拜外邦神的人,她回到摩押就是回她所拜的神那边去了,以色列这地方虽然没什么好啊,但是有一件事情是天下万国没办法比的,就是耶和华神在他们那里。所以她特别把这一点点出来,说“看哪,你嫂子已经回她本国,和她所拜的神那里去了”正是在暗示路得耶和华是以色列的神这件事,这显出她办事精明,说合宜的话。因为有一个实事摆在那里,那时候救恩还没有出来,只在以色列家。摩押不敬拜耶和华,俄珥巴选择回去就是要面对一定的结果:你的终局是没有耶和华在你生命里面,因为你不可能有这样的环境,因为耶和华没有住在摩押人中间,耶和华与以色列人同住,尽管这个耶和华是攻击我的耶和华,但他是真神,他的大有慈爱和恩典的神,拿俄米就是用这样的话来提醒路得。那这时候路得就开始说了一段震古烁今的话,(得1:16)“ 路得说,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随你(她告诉婆婆说我的心已经决定了,你不用再劝我了。),你往哪里去,我也往那里去。你在哪里住宿,我也在那里住宿(不单跟你走,还陪你住)。你的国就是我的国,你的 神就是我的 神(不单跟你住,而且我也离开了我祖先摩押人所拜的神,所拜的偶像)。”在这里你也看见,神是大过一切的,一个国家里如果没有神,国家本身的意义非常有限,你如果在一个国家里能够找到神,那个神就超过了国家,因为他本是万主之主,所有的权柄本来就应该是他的,他有他自己的国度,我现在不单是进入了以色列,我更是进入了以色列的神。再后又接着说,“(得1:17) 你在哪里死,我也在那里死,也葬在那里。除非死能使你我相离,不然,愿耶和华重重地降罚与我。”这是一个致情致理的孝,这个孝有什么好,因为他有一个更高的目的,这个更高的目的是有神的,有神的国的,因为这个神,因为耶和华与耶和华的国,所以我们两个人的同行和同住才有了真真实实的价值。因为神选择了我的婆婆,我在这时选择跟从我的婆婆也是因为这个神。这个才叫做孝,不是只顾神不顾人,也不是只顾人不顾神。我们要团圆在主里面,我们所谓的不分开也因为耶和华的缘故。
但你说我的父母亲不信主,他们还在拜菩萨怎么办呢?虽然你的父母亲没有耶和华,但是你有耶和华的应许,他们不是不信主,而是还没有悔改,还没有转过来。你怎么办?你对待他们就应该像他们已经信了主一样。这不是说闭着眼睛好像什么都不管了,而是在该尽孝的地方、在该爱他们、该感激他们、该服侍他们、该与他们同住的地方你就好像是他们已经信了主一样,你可以凭着信心走下去,主必为你成就这件事,可是我们需要安息,我们需要知道耶和华是神。父母怎么说怎么劝,说这是邪教,你听着就是了,不要太去反应,也不要太从言语上去争辩。因为做长辈的有的事情他很明白,圣经里说,(得1:18)“ 拿俄米见路得定意要跟随自己去,就不再劝她了。”父母亲在反对我们传福音的时候,至少在开头的阶段,他们不是对这个真道有多么大的兴趣,他只是想劝你,什么时候他不劝了,他才会停下来慢慢地去想,什么时候他不劝了呢?他看见你心意已定,而且他发现这个孩子没什么不好。他总有停止劝的一天,等他停止劝你,等他从独木桥的另外一头走回来,他自己才会想,要不要走过去。这不应该影响你们之间的亲情。你蒙召的时候是什么身份,你仍然要守住你的身份,他们仍然是你的父母,你必须要体恤他们的心情,体恤的时候要明白,这一切的事情大概是怎么样的状况,要不然会引起很多无谓的纠纷。
把我们今天和路得当时的景况比一比,尤其我们中国人,遇见一件麻烦的事情,往往儿女先信主,父母亲才信主,这之间往往可以隔十几二十年,甚至更长。在这段时间里,我们尤其还需要明白一点,就是能够明白父母的心情是什么,不要单单只知道我要向他们传福音,要能够对他们的心情有所体谅。从儿女的心来讲,我已经找到了这个神,我已经找到了这个国,我第一重要的事情,是希望我的父母亲可以认识这个神,可以进这个国。往往事与愿违,因为当父母亲看你信主的时候,尤其是你真正重生得救的时候,他会突然觉得,我怎么失掉我的孩子,他非常的着急,他一定为他的儿女着急。他一定站在你的对面,来挑战你的信仰,来劝说你千万别这样进去,因为这一下子,不说别的,你的国不是他的国,你的神不是他的神,还没有死你们两个已经彼此相离了,他受不了,他一定有很强的情绪反应,那这个反应可以持续好多年,不管你怎么和你父母说他也不信,而且他觉得很反感。你周围教会里的朋友,他也很存疑,他觉得和儿女之间一下子有了很大的隔阂,而且这个时间有可能会很长,那做儿女的怎么办呢?小贝给几点意见:第一点,我们要有信心,相信他们一定会信主;第二点,要让他们看到你生命中的改变,你既然真得救,你的父母亲会看到你的改变;第三点,他有什么说法你不要太去争辩,不要把话说的太硬,让他们觉得下不了台,你可以尽量让他觉得很轻松;第四点,当你们独处的时候他们的抵触情绪可能会少些,他们可能是少个机会去发问,所以也应该制造这样的机会